每天出門的時間是一天比一晚,雖然總是在時限前後5分鐘內出門。
當然偶爾還是有突發性心血來潮,很早起,也很早出門。
不過這不是我要說的重點,重點是,孩子曾經參與過這樣的討論,對他們的行為約制力事實上還是存在的,雖然表現每況愈下,但是還是比最早之前要好。
透過提醒,至少還能夠完成家庭會議中所訂定的約定。
只是最近在虎爸在反省的不是這個,是關於獎懲這件事情。
舉例來說:
1.考試考100分,發獎金,買玩具。
2.回到家沒有洗手,就拿東西吃,處罰不能吃。
類似這些的手段,最好都不要使用,避免孩子為了獎金、獎品而努力。或是怕被處罰而去完成我們交代的事情。所以沒有養成自動自發的習慣
也有部分的人說,提供獎金獎品,可以增加孩童的榮譽心與學習追求目標;也說處罰只是一種手段,告知孩童需要遵守規則與認清與記住所處環境的潛規則。
例如:
1.功課在期限內寫完給予獎勵貼紙,10張獎勵貼紙可以換1個小禮物。
2.在游泳池不能奔跑。奔跑就要罰站或是減少游泳玩水時間。
這似乎也沒有養成自動自發的習慣。
所以簡單的說,自動自發不會跟獎懲有直接的關聯,不會因為有獎勵跟懲罰小朋友就會自動自發,整個來說,還是跟時機、方式與小朋友個性有關係。
那獎懲的功用到底是甚麼??我覺得應該是鼓勵好的行為與喝止偏差的行為。
不過既然訂了獎懲,該賞罰的時候,就一定要貫徹執行。千萬不能拖欠。
目前就因為會拖欠,所以小朋友就漸漸變得不在乎。
明文規訂早上08:00要出門,沒有準時出門,回家就要罰站!
結果,沒有準時出門,但是回家也沒有罰站,可是卻一直提醒小孩說:【你今天還沒罰站唷!】或是【你還欠我罰站唷!】。然後就一直欠著。(最後不了了之)。
這就是最要不得的(目前我們家就是這樣的情況!),小朋友就會發現你也不在乎,所以他們也就跟著不在乎。
那該怎麼做??
1.今日事今日畢。該賞罰請在同一日執行完畢。
2.不要使用威脅方式:【如果你不做功課,我就不給你玩玩具】,要改用直接的命令句,並分析原因:【請你去寫功課,玩具等到功課寫完在玩。不然功課沒寫完,老師會請你補寫,每天功課會越來越多。玩的時間就會花在補寫功課上面。】
3.如果有功過相抵,也請仔細地告訴孩子,是那些功,抵了那些過,或是那些過,抵銷了原先的功 ( 前功不可以抵後過!!!)。
4.一點點小的好習慣,也要放大來用力獎勵他(可以稱讚、抱抱..等.)。
以上做法,是理想狀態.....是虎爸努力的目標。
教養這件事情真的很難懂,老實說;虎爸在家都是棍子與大吼在使喚小孩。這其實真的很不好,因為你會發現,小孩自己本身在溝通,就會用這種大吼的方式來助長自己的氣焰,讓其他小孩臣服,誰吼的大聲誰就贏嚕。(所以我們家都吼來吼去,現在連虎媽也加入了吼叫的行列!!)......怎麼找出適合的方法,將會是我們為人父母的一大挑戰。
PS:每個時期的孩子都不相同,方法也不應該全然相同,只是家中有兄弟姊妹,有時為了公平,就要採用相同的模式,但是,事實上不全都是這樣,因為社會本來就不公平;可以有些事情用相同標準,但有些事情就應該因人制定。當然,就會有孩子覺得不公平,可是,我想只要解釋給孩子們聽,我相信他們也都可以接受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